武漢塔子湖基地,對于首屆中國足協U23聯賽來說,由上海德比充當收官戰無疑是最好的劇本。
比賽中,申花率先打進一球,上港傷停補時階段頭球扳平比分,加時賽上港連進三球4比1捧起冠軍獎杯……這一幕,有沒有皇馬在歐冠決賽擊敗馬競的感覺?
當然,上港和申花兩隊能夠會師決賽,雖然過程中有一些運氣成分,但考慮到最近幾年上海青訓在全國范圍內幾乎壓倒性的優勢,這個結果也算不上太大的意外。
那么,上海足球是怎么辦到的?
2018中國足球協會U23聯賽決賽:上海上港4-1上海申花。本文圖片視覺中國
上港三線奪冠
對于上海上港來說,2018注定是一個豐收之年。
早在中超聯賽爭冠形勢焦灼之際,10月25日,上港U19梯隊率先奪取了青超聯賽冠軍。隨后,一線隊也奪取了隊史第一座聯賽冠軍獎杯。平安夜當天,俱樂部又奪取了U23聯賽冠軍,給球迷獻上了一份圣誕禮物。
談及此次U23聯賽冠軍,上港官方總結道:“隨著U23聯賽的落幕,2018年已進入尾聲,未來,上港俱樂部將一如既往繼續努力,進一步強化青訓建設,力爭培養出更多的足球人才。”
人員配備來看,上港1997年齡段球員資源相當豐富。成耀東此前帶領這批球員拿到了全運會冠軍,而當初上港收購東亞俱樂部,就包括了1997年齡段梯隊,隨后上港還收購了幸運星俱樂部的1997年齡段梯隊。
之后1999年齡段球員,上港也是提前布局收購了幸運星該年齡段。隨后從青超聯賽最終奪取冠軍的成績來看,這同樣是一批有潛力的球員。
上港舉起冠軍獎杯。
申花的“00后”戰略
申花的1999年齡段梯隊也一直被外界看好。
這是俱樂部今年花重金從根寶基地整建制收購,收購費用據說達到1.5億元,這也是綠地運營申花俱樂部以來,收購幸運星1995-1996年齡段梯隊后,第二次整建制收購小年齡段梯隊。
收購完成后,申花俱樂部董事長吳曉暉宣布這是最后一次采取整建制收購模式,這說明申花對親自搭建青訓框架的信心。
申花2001年齡段球員儲備也非常好,2017賽季在梧州奪取了該年齡段全國比賽的亞軍,僅僅點球大戰輸給華夏幸福。
今年U17國青隊集訓名單,申花通常都有3-5名球員入選,而在成耀東10月底帶隊參加U19亞青賽的名單中,申花也有多達8名球員入選。
U系列國字號球隊中,申花儼然已經成為貢獻國腳的大戶。
上海上港球員慶祝勝利。
上海的人才庫:根寶基地、幸運星
在最能夠反映青訓水準的全運會上,上海一直是大贏家的身份。
2009年全運會,徐根寶帶領武磊、張琳芃奪取了冠軍;2013年,成耀東帶領1993年齡段球隊衛冕冠軍;2017年,成耀東又一次帶領1997年齡段球隊實現了全運會男足U20比賽的三連冠。而在U18年齡段比賽中,徐根寶帶領著自己培養的子弟兵奪冠……
能夠在最近10年的全運會上一直拿到冠軍,根寶基地和幸運星兩家青訓機構扮演了關鍵角色。
兩家機構幾乎輪番代表著上海出戰全運會,各自的定位也很明確:就是給上海幾支職業隊培養年輕人,待球員成熟后就整體轉讓給上港、申花等隊,肥水不流外人田。
以這次參加U23聯賽的兩隊為例,上港和申花兩隊出道于幸運星的球員包括魏震、張華晨、俞豪、李曉明、陳釗、呂品等近20名球員,而多名申花1999年齡段球員,則都來自于根寶基地。
2017全運會U18男足決賽:上海2-1四川,徐根寶帶領隊員賽后接受頒獎。
你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補給
當然,這些沉甸甸的冠軍,更得益于上海足球青訓的整體布局,以及多年來對于基礎工作的重視。
在打造職業俱樂部的青訓體系外,上海足球青訓也注重體教結合的校園足球,涌現出了眾多足球特色學校;另一方面上海體育管理部門,也重視社會力量主辦的青訓機構,除了建立精英培訓基地外,還給予每年最高500萬元的引導補貼資金。
此外,“購買服務”也是上海青訓的一個創舉。早在2007年,上海市體育局就和徐根寶及東亞俱樂部簽署協議,聯合組建全運會上海男足。這樣的分工合作,實現了競賽與管理分離:你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補給。
上港和申花兩家俱樂部也在這幾年都加大了對青訓的投入,此前上港宣稱每年用于青訓的投入超過億元,而兩家俱樂部也都在全國布局了諸多青訓網點,還和上海本地多家中小學進行了合作。
可以說,政府、企業、學校等各種資源疊加放大,一起加入到足球改革中,讓上海足球的復興也走得格外堅實。
那么,上海青訓德比未來誰占優?這是一個有懸念的問題。唯一清晰的是:得利的一定是中國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