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反映,12月10日,江西省編導藝考開考前,某編導藝考群內公布了編導試題,疑似泄漏考題。12月17日晚,江西省考試院回應稱,考試院高度重視,迅速聯系公安等相關部門著手展開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就在本月16日,山東濟寧、泰安也疑似出現試題泄漏情況,且考生反映考場無屏蔽儀、手機可帶進場。
在過往幾年的媒體報道中,對藝考的相關報道,都脫不離“亂象”“腐敗”“暴利”等關鍵詞??梢哉f,藝考亂象,早已不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了。
藝考之所以亂,本質上還是因為這是目前僅存的一條“可操作”的以較低分考取名校、“差生”容易考上本科院校的路徑。
為了教育公正,國家不斷對高考招生政策進行改革,過往的諸多加分政策正在不斷被取消。今年3月,教育部已全面取消了體育特長、奧賽、省級優秀學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目前情況下,考生要想以較低分考上名校,基本上只有通過高校自主招生獲取降分錄取資格,別無他法。
而對于“差生”而言,沒了加分,考上普通院校自然也有了難度,所以不少人開始轉向藝術類院校。在過往,這類院校招生往往重視專業能力,對文化課要求相對較低。即便現今各大院校在招生錄取中逐漸加大了文化課的所占比重,但相比常規的高考而言,藝考依舊可算是一門捷徑。
以被曝泄題的江西為例,江西省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錄取最低分數線,文史類一本為568分、文史類二本為496分,而藝術類本科為328分。也就是說,只要通過了藝考,就能以極低的分數考上本科院校。
有了低分上大學的途徑,自然便會有人盯上這一“肥肉”。由于目前藝考并非全國統考,考生均在各省統考,也使得這一考試嚴肅性遠不如全國高考,因而泄題、作弊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畢竟,高考試卷多年來均別列為國家密級最高的絕密材料,其安保措施可想而知。
藝考不可避免涉及實操,而對于美術、音樂等需要專業鑒賞能力的考試科目,專業課的成績直接受到考官審美、個人判斷甚至情緒喜好的影響。這一過程的主觀性極強,哪怕考生作品很差,只要考官說好就是好,判定過程是否存在問題往往很難認定。因此,這一過程很容易滋生腐敗。
再者,很多藝術院校老師本身就是社會上藝考培訓班的開辦者,甚至還可能存在在校老師身兼藝考考官、培訓班教師等多重身份。這樣的環境下,要讓藝考無亂象,談何容易?
因此,面對年年有年年新的藝考問題,是時候下力氣進行整治了。比如說,繼續增加文化課成績對藝考錄取結果的影響比例,不唯專業成績論英雄;再比如說,禁止藝術院校教師擔任其任教專業的藝考測試考官,斬斷任何可能的權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