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中,有不少人提出建議,考慮到吸煙人群中肺癌、心血管等一些疾病的高發病率,出于公共衛生預防的需要,應該提高吸煙人士的個人醫保繳納金額。
對于這樣的建議,相關部門是如何答復的呢?
南都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一份在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的答復函中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一項普惠性的社會公共政策,強調社會公平,其籌資水平不宜與個人生活習慣相掛鉤。”
基本醫療保險強調社會公平
南都記者了解到,有關提高煙民醫保繳納金額的問題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之前的全國兩會中,也曾有過類似提案和建議,比如建議“對吸煙者的醫保繳費和報銷比例進行調整。提高吸煙者的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由職工所在單位監督執行?;蛘呓档臀鼰熣叩膱箐N比例。”
不過,提案答復部門經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后表示,按照《社會保險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應該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踞t療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同一統籌地區同一制度內執行統一政策。按照權利義務對等原則,只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即可按規定享受相應的待遇。
2018年,中國進行了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險的管理職能從人社部和衛健委等部門統一交到了國家醫療保障局手中。不過2018年全國兩會相關建議仍由國家衛健委經商人社部、煙草局來答復。
在答復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一項普惠性的社會公共政策,強調社會公平,其籌資水平不宜與個人生活習慣相掛鉤。按照社會保險法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納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
戒煙也不宜納入基本醫保
此外,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2018年兩會中,提出將戒煙治療服務和藥物納入基本醫保的建議。
對此,國家衛健委的答復稱,由于吸煙是部分公民自愿、主動采取的危害自身健康的行為,為保證基本醫保的公平性,相關戒煙治療、咨詢和藥物不宜由全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承擔。
據介紹,自2006年《公約》在中國生效以來,國家衛健委把開展戒煙服務作為控煙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全國已逐步開展包括戒煙門診、簡短戒煙干預、戒煙熱線等多種形式的戒煙干預服務。
2008年,原衛生部與全國愛衛辦印發《無煙醫療衛生機構標準(試行)》,要求無煙醫療衛生機構必須設立戒煙醫生和戒煙咨詢電話,為吸煙患者提供戒煙服務。
2009年,中國引入世界衛生組織“簡短戒煙干預技術”,將提供簡短戒煙干預服務納入無煙醫療衛生機構考核標準。
2014年,原國家衛計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控煙履約工作的通知》,要求衛生計生機構在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應當建立首診詢問吸煙史制度,將其納入病歷考核標準,為吸煙病人提供戒煙指導和服務。
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組織編寫《中國臨床戒煙指南(2015年版)》,并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做好戒煙服務,舉辦多期培訓班,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戒煙服務技能。
國家衛健委在回復中也坦承,目前,財政部主要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中給予地方控煙經費投入,各地積極爭取資源開展控煙工作,“但是由于經費等限制,各項工作開展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